中新社重慶七月三十日電 題:家鄉人憶楊尚昆:難忘鄉情悠悠
作者 郭晉嘉 楊山茵 黃金婷
重慶潼南是原國家主席楊尚昆的家鄉。原潼南縣縣長徐祖文在楊尚昆晚年三次回鄉時均參與陪同,并多次上京看望楊尚昆,在楊尚昆誕辰一百周年前夕,他與幾位家鄉人接受了本社記者的采訪。
少小離家老大回
“尚昆生前一直很關心家鄉的發展和建設。晚年三次回鄉,他都給予了家鄉人民極大關懷和鼓勵。” 徐祖文說。
“一九八六年,尚昆同志到四川開會。當他得知我也是潼南雙江鎮人時,立刻握住我的手說,‘家鄉就拜托你們了’。”徐祖文說起第一次見到楊尚昆的情景,非常激動。
一九八七年四月,八十歲高齡的楊尚昆回到闊別六十余年的家鄉潼南縣。臨離開時,當地官員和鄉親希望他能留下墨寶,楊尚昆欣然應允,揮筆寫下“潼南奮進”,落款:“楊尚昆一九八七年四月二日離鄉六十二年題”。
“看到尚昆同志毫不猶豫寫下的落款,在場好多人都掉淚了。他少小離家,八十高齡回鄉,這六十多年的時間他都一直記著啊。”潼南縣楊尚昆舊居管理處副主任唐明憶及當年,感慨萬分。
鄉音未改情悠悠
楊尚昆一直鄉音未改,從來都是滿口四川話。回到家鄉后,最鐘情的也是地道的家鄉菜。
“每次回鄉,‘風蘿卜燉臘肉’、‘白豌豆燉豬蹄’、‘炒藤菜’這些潼南農家菜,都是尚昆同志餐桌上的常客。”徐祖文笑著告訴記者。
一九八七年、一九九三年和一九九七年,楊尚昆三次回到潼南,他都要和老鄉們在兒時種下的柚子樹下拉家常。
“一九九七年,楊尚昆離開潼南前夕,還滿含眷戀地表示‘明年我還要回家鄉來看一看’。” 徐祖文回憶道。
一九九八年九月,楊尚昆病重的消息傳回家鄉,徐祖文先后四次趕往北京看望楊尚昆。“那年正逢洪災來襲,潼南也受到不小影響。”徐祖文回憶道,“彌留之際,尚昆同志剛從昏迷中清醒就問‘家鄉發了大水,群眾搬出來沒有?水稻收割沒有?水淹到哪里去了?老百姓有沒有吃的?’”
最念家鄉農民生活
“每次回鄉或者見到我們,尚昆同志都要求我們這些潼南的‘父母官’關心農民的生活。”原雙江鎮黨委書記黃天宇回憶道,一九九三年回鄉時,楊尚昆就特別詢問了當地收購農產品打白條的情況。
“他說自己在一些材料上看到,有些地方向農民亂攤派、亂集資,要求家鄉父母官一定不能給農民打白條,要讓農民豐衣足食。”黃天宇說,到現在雙江鎮眾多鄉親依然清晰地記得當時楊尚昆詢問農民生活的情景。
一九九七年第三次回鄉時,九十一歲高齡的楊尚昆途經幾片稻田,見到以前稻田里常見的鴨子數量很少,立刻關切詢問。
“我們告訴他現在農民都是種再生稻,由于天氣影響播種和收割時間會稍有不定,所以農戶鴨子也比以前養得少了,他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