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9日電 最近一期《半月談》雜志刊文介紹了中國軍隊目前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并讓讀者得以一窺中國軍演中扮演“敵人”的“藍軍”的真實情況。
“藍軍”對抗“紅軍” 手下不留情
“打著藍色旗幟,戴著藍軍臂章,面部涂著迷彩,狡詐而強悍”,這就是記者在北京軍區合同戰術基地見到的“藍軍”。采訪中,記者亦有幸目睹了一場紅、藍兩軍鹿死誰手的“決戰”。
紅色信號彈拉開了演習序幕。“紅軍”旅迅速利用強大的裝甲群和機械化步兵向“藍軍”部隊發起猛烈攻擊,“藍軍”沉著應戰,利用電子戰、網絡戰分隊對“紅軍”實施攻擊。此時,“紅軍”炮兵群分隊通過其指揮網向指揮員報告戰場態勢,“藍軍”電子戰分隊對“紅軍”通信指揮網實施強大的電磁干擾,使“紅軍”旅陷入電臺通信指揮失靈、計算機系統癱瘓的險境。“藍軍”將計就計,將“紅軍”指揮員下達給炮兵群分隊的信息指令“半路截獲”,通過其網絡干擾系統,向“紅軍”炮兵群下達假信息指令。隨后,“藍軍”指揮員命令突襲分隊快速插入“紅軍”炮兵群分隊的后方實施伏擊,一舉“殲滅”了“紅軍”炮兵群分隊。
“紅軍”不再百戰百勝
報道介紹,實戰演習可以行之有效地提高部隊作戰能力,通過扮演“藍軍”、“紅軍”的方式實現角色互換,最大限度地激發部隊的戰斗力,這是目前發達國家軍事訓練的重要手段,而“藍軍”已成為軍事演習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美軍在加利福尼亞的歐文堡、洛杉磯的波爾克堡和德國的賀漢弗爾斯特建有3個大型訓練基地,英軍有大中型綜合訓練基地19個,法軍有訓練基地13個,俄軍也建有多個大規模訓練基地,并在基地建有專職的模擬部隊。
1985年,經解放軍總參批準,南京軍區組建了合同戰術訓練中心。至此,中國有了第一個“藍軍”基地。隨后,人民解放軍第一支外軍模擬營正式誕生。模擬藍軍部隊的班排編制嚴格按照外軍的編制序列,訓練也嚴格按照外軍的條令、訓練大綱進行,甚至就餐都使用西餐餐具。在對抗訓練中,努力體現和運用外軍的作戰原則和戰術手段。
報道說,由于“紅軍”、“藍軍”雙方是在互不了解對方兵力部署、作戰手段和戰術意圖條件下進行的較量,從而使戰術訓練由單方面的合同演練轉變為逼真的實兵對抗,改變了中國軍隊以往演習“紅軍”“百戰百勝”的模式。
模擬藍軍部隊的主要任務是與輪流來訓練中心演習的部隊進行實兵對抗;運用實車、實炮和現代化的電子、激光等模擬器材,為部隊提供近似實戰的戰場環境;檢驗和考核部隊合同戰術訓練水平,并承擔科研試驗、專項集訓、合同戰術理論研究等項任務。目前,他們已同師、團規模的一大批“紅軍”部隊實施了有效的對抗演練,使“紅軍”部隊嘗試到了與多國部隊交戰的滋味,受到了實際的鍛煉。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