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多姿,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奇米一区二区三区,av音影先锋色色色色

(抗戰勝利80周年)豐碑深藏阡陌間 魯西北鄉村傳承紅色基因

分享到:
分享到:

(抗戰勝利80周年)豐碑深藏阡陌間 魯西北鄉村傳承紅色基因

2025年07月18日 21: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聊城7月18日電 題:豐碑深藏阡陌間 魯西北鄉村傳承紅色基因

  中新網記者 孫婷婷

  7月18日,75歲的蔡恩坤像往常一樣,打開馬本齋烈士陵園的大門,清掃院落、擦拭墓碑、閱讀歷史書籍。如果有前來參觀或祭掃的民眾,他便為他們講解那段80多年前發生在此地的抗戰故事。

馬本齋烈士陵園中的馬本齋雕塑。孫婷婷 攝

  這座烈士陵園位于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張魯回族鎮南街村南。1937年至1944年間,馬本齋率領的回民支隊奮勇殺敵、不畏犧牲,率部轉戰冀中平原、渤海之濱、冀魯豫敵后戰場,經歷大小戰斗870余次,殲滅日偽軍近3.7萬人,建起“敵后抗日堡壘”,沉重打擊了日、偽軍的囂張氣焰,使敵人聞風喪膽。

  蔡恩坤從小聽著馬本齋烈士的故事長大,深受其影響?!?9歲那年,我參軍入伍,在部隊服役兩年多。退役后,我聽說剛修建的馬本齋烈士陵園需要人守護。作為馬本齋烈士第二故鄉的人,我覺得不應該忘記他,應該永遠守護他?!贝撕螅潭骼轳R本齋烈士守墓40年。

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的范筑先紀念館,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而建。孫婷婷 攝

  抗日戰爭時期,地處魯西北的聊城地區,涌現出范筑先、馬本齋等無數抗日英雄。如今,硝煙雖散,豐碑永鑄。在魯西北廣袤的田野鄉間,英雄的故事從未沉寂。行走在聊城市的大街小巷上,人們時常訴說著那段烽火歲月,英雄的豐碑在他們心中高高矗立。

  在位于莘縣張寨鎮蘇村東的蘇村阻擊戰紀念館內,79歲的周根存看著墻上的展板,回憶起村里老人講述的那段歷史,淚流滿面。1941年1月,為掩護魯西軍區、行署機關安全轉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教導三旅特務三營(軍區警衛營)130余名戰士在蘇村阻擊牽制敵人。面對飛機、坦克、毒氣及十倍于己的強敵的輪番猛攻,戰士們以血肉之軀死守陣地,血戰至黃昏,最終126人壯烈犧牲,僅8人生還。此役斃傷日軍300余人,成功粉碎了日軍“奪回大炮,活捉楊勇”的企圖,為魯西軍區機關及民眾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日軍施放了毒氣,先是把八路軍戰士們都毒暈了,在嚴刑拷問后,又將戰士們分批押到蘇村東南麥地里瘋狂屠殺?!北M管周根存的回憶都來自于村內老人的講述,但多年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他經常跟學生們講起蘇村阻擊戰的這段革命故事。他希望蘇村的后輩們銘記這段歷史,悼念先烈?!皼]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p>

  站在位于冠縣東古城鎮后田莊村的六十二烈士墓旁前,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縱隊一團三營十連連長王德林之孫王連合幾度凝噎。1940年初,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縱隊一團三營十連在營教導員孫樹生、連長王德林的帶領下,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在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趙官寨村的一座民樓內與數倍于我的強敵激戰一天一夜,全連62名戰士忍饑挨餓,奮勇抗擊敵人,打退敵人多次進攻,殲敵百余人。

  “當時為了問出我奶奶和我父親的藏身之地,日軍把我們村的村民帶到空曠地帶逼問。全村人沒有一個人肯說。最后問不出消息,他們便從人群中拉出來一個年輕婦女逼問,她也不說,日本人當場就把人家殘忍殺害了?!蓖踹B合眼含熱淚堅定地說,這位年輕婦女名叫曲書九,當時剛結婚不久,還沒有留下子女,“是全村人保護了我們一家”。

  王連合說,犧牲的62位烈士,僅王德林和另外一位烈士張萬順有后人,其他烈士只有十七八歲,還沒有成家立業?!拔夷棠淘鴩诟栏赣H,希望自己去世后能和爺爺埋得近一些。奶奶去世后,父親按照她的遺愿將她埋在了62位烈士墓地的旁邊?!?/p>

  抗日戰爭時期,聊城市東昌府區鳳凰集村是遠近聞名的紅色堡壘村。1937年11月,鳳凰集爆發了抗日武裝起義,這是抗戰時期山東最早的武裝起義之一。當時,日軍把鳳凰集稱為“共產黨的老窩”,因此,鳳凰集村也成為日軍的眼中釘,每次“掃蕩”都是首當其沖。

  “我們鳳凰集村在1944年底遭到日偽軍的血洗,他們一看路條是鳳凰集村的,必須抓起來拷問。”東昌府區閆寺街道鳳凰集新村黨總支書記解長成說,鳳凰集村涌現出一大批英勇抗敵的黨員干部。“解彭年、謝占柏、謝德元等帶動周邊大批人參加革命,當時我們這個村700多人口,參加革命的就100多人?!?/p>

  如今,在東昌府區閆寺街道英雄路大道豎立著的指示牌上,清晰地標識出解長林將軍牌坊、鳳凰集大屠殺遺址、百年棗樹林紅色小延安景區等當地重要的紅色歷史景點。如今的鳳凰集新村在先輩們革命精神的激勵下,已展新顏。該村通過“文旅+項目”,將紅色文化、傳統技藝傳承、民俗文化體驗進行整合,打造紅色旅游村莊和紅色旅游鄉村品牌,以紅色文化引領鄉村振興。(完)

【編輯:惠小東】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