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04月07日 19: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5年是萬隆會議召開70周年。近日,中新社記者深入印度尼西亞萬隆市,探訪亞非大道、薩沃爾·霍曼酒店、獨立大廈、亞非團結紀念碑等處,從歷史遺跡到現代地標,追尋萬隆精神的足跡,感受其跨越時空的力量。
萬隆古稱“勃良安”,意為“仙之國”。這座城市坐落于群山環抱、火山環繞的萬隆盆地。荷蘭殖民時期,因其獨特的歐式風情,被譽為“爪哇的巴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第一次亞非會議在此召開,史稱萬隆會議。
貫穿萬隆東西的亞非大道,前身為19世紀初荷蘭殖民統治時期修建的大郵政路(Grote Postweg)。萬隆會議的召開,使這條路成為第三世界覺醒的活態史書。
道路兩側綠意盎然,錯落有致的荷蘭殖民時期建筑靜立其中,獨具風情,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亞非大道上的薩沃爾·霍曼酒店是當年各國代表團下榻之處,至今仍在運營。大道兩側的人行道上,分布著29塊圓形地磚,鐫刻著當年與會國家和地區的旗幟及名稱。刻有五星紅旗與“CHINA”字樣的地磚赫然在列,見證著中國代表團在萬隆會議中的重要角色。
亞非團結紀念碑矗立在大道的三岔路口。這座銅質紀念碑形似地球儀,象征著亞非人民的團結,碑座上刻著時任印尼總統蘇加諾的名言。
亞非大道上的獨立大廈已有130年歷史的小樓,它最初是荷蘭殖民者的高級俱樂部。1955年,萬隆會議在此召開,這座建筑由此名揚四海。
獨立大廈如今已被改建為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成為萬隆最重要的歷史地標。
步入館內展廳,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按照當年會議實景陳設的主席臺上,蠟像重現了印尼總統蘇加諾及五個會議發起國代表的演講場景,他們身后是代表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旗幟。
博物館內,珍貴的歷史資料和照片詳細記錄了萬隆會議的全過程。其中,一份簽名冊尤為珍貴,上面留存著諸多與會代表團成員的親筆簽名。最引人注目的是展廳中央的“語言矩陣”,29塊匾額分別用與會國家和地區的29種語言鐫刻著“萬隆會議十項原則”,這也是會議所達成的核心共識。
70年過去了,萬隆精神仍是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指引。 (記者 李志全)
責任編輯:【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