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富汗巴米揚遺址新出土了古寺遺跡,有可能是玄奘曾記載的“先王伽藍”。
中新網9月14日電 阿富汗中部的世界文化遺產巴米揚遺址日前出土佛教寺院遺跡,此處遺跡位于被塔利班炸毀的巴米揚東西兩座大佛之間。根據附近石窟的年代推測,寺院建于公元五至六世紀,可能是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先王所建伽藍”。
據共同社報道,由阿富汗考古學保護協會成員Zemaryalai Tarzi教授率領的考古隊進行了發掘工作。《大唐西域記》記載的當地建筑中,先王伽藍、300米大涅磐佛和王城尚未得到確認。此次發現為尋找涅槃佛提供了寶貴參考,是巴米揚遺址考古工作的重大進展
玄奘曾在7世紀到訪巴米揚。他在《大唐西域記》中指出東西大佛建立之前已存在先王所建的伽藍,并記載“城東二三里伽藍中有佛入涅槃臥像,長千余尺”。據估計,伽藍的規模為東西300米、南北200米。“從規模上看這一定是先王伽藍。今后將清除沙土,爭取發現傳說中的涅磐佛。”Tarzi教授說。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