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多姿,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奇米一区二区三区,av音影先锋色色色色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港澳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高祀仁論香港定位:"一國"之內"兩制"和諧共存

2006年08月07日 10:31

    資料圖:中聯辦主任高祀仁。 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8月7日電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主任高祀仁7月初在接受臺灣《中國時報》專訪時,縱論了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定位時指出,香港在國家發展民族復興中占有重要位置。

  據香港紫荊雜志報道,高祀仁在專訪時就香港回歸以來落實“一國兩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實施CEPA、推動“九加二泛珠合作”,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

  高祀仁是中央政府駐香港最高層級官員,他在受訪時高度肯定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九年來的成效,并強調香港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是內地任何城市都不能替代的,香港未來除了發揮既有優勢、加大與內地的合作外,更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知識經濟”含量。

  

港人享有比港英時期更廣泛的民主權利

  在評價 “一國兩制”實施的成效時,高祀仁指出,回歸九年來,香港保持了繁榮、穩定、發展的局面,香港同胞和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越來越有信心,香港正邁向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首先,在“一國”之內“兩制”和諧共存,“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實。香港同胞享有比港英時期更為廣泛的民主權利。

  其次,香港與內地關系更加密切,中央政府采取多項舉措支持香港克服亞洲金融危機和SARS疫情等困難。二○○三年以來,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簽訂并實施“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開放并逐步擴大內地居民以“個人游”方式赴香港旅游,推進粵港、滬港、京港和泛珠三角等區域合作,允許香港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等等,有效促進了香港經濟的全面復蘇,兩地交流合作不斷向深層次、寬領域發展。國家“十一五”規劃再次重申,繼續支持香港保持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等地位。

  第三,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對外聯系不斷增強。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已獲得世界136個國家和地區給予免簽證入境的待遇,遠超過“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免簽證國家數。香港繼續保持著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銀行有四分之三在香港營業,香港的股票市場按市值計算在亞洲排名第二。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和辦事處的跨國公司數目超過亞太區其它城市。香港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繁忙的貨柜港。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香港連續十二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吸引外資排名世界第七,城市綜合競爭力名列前茅。

  

內地與香港同屬一個國家的緊密關系

  在具體談及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簽訂并實施“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時,高祀仁表示,CEPA最大的特點是制度性、互利性和開放性。

  所謂制度性,是指CEPA為兩地經濟合作開創了一個制度性的安排,是中國國家主體與其單獨關稅區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是在“一國兩制”方針和世貿組織框架內發展內地與香港經貿關系的制度性創新。所謂互利性,是指CEPA有利于兩地經濟發展合作互利雙贏。所謂開放性,是指CEPA是一個不斷豐富、不斷完善的開放的體系。

  

香港在國家發展民族復興中占有重要位置

  高祀仁指出,香港在內地對外開放、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一直發揮著內地與國際市場連接的中介和橋梁作用。香港外國銀行多、投資基金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多,是外資進入內地的“集結地”;香港信息非常靈通,是內地了解世界的“觀察站”;香港市場規則與國際完全接軌,是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練兵場”;香港與國際市場聯系廣泛,是內地商品進軍海外的“中轉站”。

  截至2006年4月,內地吸收香港直接投資的企業累計達26萬家,實際利用資金2,650億美元,分別占內地累計總數的45.7%和41.3%。香港是內地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從1985年起,內地取代美國成為香港第一大貿易伙伴。2005年,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總值22,500億港元,其中45%出口內地。

  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后,內地在堅持“引進來”戰略的同時,適時提出了“走出去”戰略。根據這一對外開放的新要求,中央也越來越重視香港在內地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高祀仁在回答香港在面臨與上海及廣州的挑戰時,香港該如何保持競爭力的問題時表示,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和作用,這是內地任何一個城市都不能替代的,尤其在金融業方面的優勢更為明顯。香港要保持其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可以從三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鞏固并發揮好香港既有的優勢。香港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資金和信息匯聚,貨幣自由兌換,兼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監管機構、高度集中的機構投資者,以及規模龐大和高流動性的資本市場。這些優勢內地還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夠趕上。

  第二,加大與內地在金融領域的合作。香港金融業要積極把握內地經濟與金融業發展的需要,利用 CEPA優勢和“十一五”規劃帶來的機遇,找準新定位,演好新角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將來需要有多個經濟中心城市。上海、廣州等內地城市的發展,對香港而言不是此消彼長的過程,而是一個合理分工、相互促進、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果的過程。

  第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知識經濟”含量。要充實金融、物流、旅游、工商支持服務等產業的“知識經濟”含量,提高其增值能力和競爭力;要盡快在香港本地拓展適合香港具體條件、符合全球產業分工原則并有市場前景的高新科技或高增值的制造業;要創造有利于金融創新的營商環境,使自主創新成為推動香港經濟成功轉型和金融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編輯:秦欣】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