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四川地震死傷無數,不少幸存者需與義肢共渡余生,香港理工大學兩大學系─醫療科技及信息學系、康復治療科學系,獲四川地震重建信托基金合共一千多萬元,由兩組人馬分別到四川大學,預計可協助訓練近二百位義肢矯形專家,與四十位專業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師將投入災區,為災民服務。
理大為四川地震災區提出的“假肢及矯形專業培訓支持計劃”與“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專業培訓計劃”,分別獲特區政府的支持四川地震災區重建工作信托基金,撥款四百三十多萬元與六百一十多萬元。
統籌“假肢及矯形專業培訓支持計劃”的理大醫療科技及信息學系副教授梁錦倫表示,按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四川在地震前已需要四百三十五名假肢矯形專業人員,可是全國只有三百二十五人,四川的矯形專業人員更是屈指可數,地震后義肢矯形服務需求急增,更加急需相關專家。
內地矯形專家屈指可數
為完善四川康復網絡,理大將與四川大學合辦康復工程(假肢矯形專業)本科課程,培養專業人才,每年招收二十六名學生。基礎科目由川大老師承擔,理大老師在假肢矯形專業科目上提供幫助,理大將公開招聘最少兩位全職矯形專家,一名兼職專家,六月赴四川協助教學。
為期四年的本科課程,首批學生九月入學,二○一三年畢業,為解燃眉之急,理大與川大將為假肢矯形服務和相關專業人士提供短期在職培訓,三年內開六班,每班二十人,首班今年中開辦,為四川省內醫護人員灌輸假肢矯形服務基礎知識,為本科畢業生日后投入服務鋪設網絡,讓病人接受更完整的康復照料。
“義肢矯形需要物理治療輔佐,四川災民需要通過物理治療,了解如何運用身體控制義肢。”負責統領理大另一組人馬到四川的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副主任鐘斯綺文稱,理大將與四川大學合辦本科課程,川大負責一、二年級基礎課程,學生升上大三后,由理大導師接手,提供一個濃縮的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專業課程。
理大亦曾與武漢大學合辦類似課程,此次預計需開辦二十個專業課程與五個臨床課程,涉及派出起碼四十位導師赴川,預料會由該系教授輪流往教學,不排除請外國專家。信托基金款項將用以支付香港導師往四川的薪金、住宿及機票費用,外國專家則已有人有意自費機票來香港,由理大安排飛往四川。
該計劃下受訓的四十名學生,去年九月已入學,二○一○年正值大三,接受理大導師培訓后,便可成為專業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投入為災民服務,有助提升省內康復服務水平。理大與川大并計劃合辦短期培訓課程,為當地的康復治療師提供講座及示范,應付目前急切的需求。
至少派出四十導師赴川
不過,兩個計劃都面對資金不足問題。梁錦倫稱,申請撥款一千萬元,現只獲批四百三十一萬元,只夠聘請香港專家到四川教學,資助川大人員來港進修以提升師資的部分,他正設法另覓捐款。鐘斯綺文也稱,四川方面希望四十位治療師畢業后赴港進修,但估計涉及額外需四百萬元才能滿足需求,理大暫未回復,她希望有心人伸出援手,為四川分憂。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