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到底漲沒漲?”“房價上漲拉動經濟可行嗎?”這些與民生密切的經濟話題在刺激計劃紛紛實施后備受關注。2001年的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賓塞和斯蒂格利茨在上周末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第二屆全球管理論壇上給出了大師觀點:靠買房刺激經濟不可持續。
中國的可支配收入較低
“中國在全球GDP當中的比重是越來越重要了。”一頭銀發的美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斯賓塞教授表示,中國最近的外匯儲備急劇增長,沒有必要把錢借給美國政府,可以購買一些美國或歐洲市場的股權。
“現在美國的居民儲蓄率也在上升。”斯賓塞談道,如果說要讓美國家庭再回到以前的消費水平,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的資產再次出現泡沫化,而沒有人愿意出現這樣的情況。
今年以來,可支配收入的統計數據“被增長”現象引起不少爭議。斯賓塞分析,中國的家庭儲蓄并沒有太大的增長,很多的儲蓄增長來自于企業,包括投資和留存收益,另外政府儲蓄在最近經濟刺激計劃后也有增加。因此,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在可支配收入方面處于比較低的水平。
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
“剛出來的美國經濟增長數據是3.5%,媒體大大地去慶祝,認為經濟危機結束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斯蒂格利茨教授表示,現在美國6個工人中就有1個得不到全職工作,失業率達到了9.8%,勞動力市場非常疲軟。
斯蒂格利茨教授分析,現在所看到的經濟增長,實際上是靠政府刺激,例如鼓勵人們買車買房子,但這是不可持續的消費,容易造成金融資產和房產泡沫。把錢轉到房地產市場上,造成人們入不敷出地買房子,這就是在浪費錢。
關于中國經濟調整的問題,斯蒂格利茨教授表示:“在發達國家中,中小企業是最重要的創新和就業創造者。”中國應該給中小企業者提供更多的機會,首先就是融資問題,應該給中小企業更多融資的渠道。 (徐可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