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昊)從昨天起,本市高考考生開始統一填報本科各批次、藝術類高職院校的志愿。網上填報首日進展順利,從部分區縣志愿預報統計情況看,名校依然是考生關注的熱點,而外埠院校受到“冷落”,西城區預報中無人報考的50多所一本院校中,外埠院校占了49所。
●高考志愿也可電話填報
由于網上填報一直持續到本周日24時,在首日填報的考生并不多。本市多數學校都不組織集中填報,考生在家上網報志愿。這一方式降低了學生報考信息及密碼泄漏的風險。從往年情況看,網報高峰將從填報第三天開始。考試院有關負責人提醒考生提早填報,給自己留出修改時間,以免最后兩天出現網絡擁堵,影響填報。
填報首日,少部分考生因為忘記報名時的初始密碼,無法登錄志愿填報系統填報志愿。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這些考生不用慌張,盡快持本人身份證到報名單位查詢。本市志愿填報還提供電話填報的方式,以方便考生在無上網條件時及時填報或修改志愿。往年,采用電話填報方式的考生并不多。
●填報好第一志愿十分重要
雖然去年本市首次施行本科各批次二志愿平行,二志愿錄取率提高4個百分點,高分落榜生大幅降低,但填好一志愿仍然十分重要。區縣招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如果所填報院校一志愿已經錄滿,考生在專業填報上不注意把握梯度,不服從校內專業調劑,不注意身體狀況所限報專業,在平行志愿中也會出現高分落榜的情況。高三教師“指點”道,本科批次第一志愿的錄取率高達85%,對一志愿要盡量保證穩妥,高校二志愿的錄取分數往往比一志愿高幾十分,因此一志愿被錄取是最好的選擇。
●寧肯“保守”也別盲目“沖高”
今年高考是舊課程高考的“收官考”,因此絕大多數高中老師建議考生填報志愿一定要“穩”,拉開梯度,成績不穩定的學生或是在各批分數線“臨界點”徘徊的考生,填報志愿寧肯“保守”也別盲目“沖高”。市教委有關負責人提醒考生,今年要珍惜每一次錄取機會,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上大學的機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