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在杭高校陸續開學了,不少騙子也開始盯上了新生的口袋。為了防止大一新生被騙,浙江傳媒學院的老生們正在趕制《新生防騙手冊》,今天開印,將在第一時間發到新生手里。
培訓機構專騙大一學生
大一新生報道后,新生經常碰到各種各樣的培訓宣傳單,真偽難辨。
浙江大學藍田學園的黨委書記曾超最近就碰到了件煩心事。
“每天有人到宿舍樓里發宣傳單,什么樣的都有。”曾超告訴記者,“發宣傳單的人都和學生年紀差不多,宿管人員很難分辨,也很難管理。”
她介紹說,宣傳單大都是讓學生參加培訓,而很多培訓都是不正規的。
這不,她最近就接到了學生的投訴。小文是工科專業的大一學生,前一陣子在寢室里收到卡耐基教育網的培訓宣傳單,寢室里幾個同學一起報了名,還交了1583元的培訓費,據說還是打了折的。
可她后來上網查了一下,感覺不對,就想退費,結果被告知,只有參加了培訓,然后連續三次現場測試中,學員的整體滿意度低于50%才能全額退款。小文沒辦法,只好找了曾超老師幫忙。
“同一個培訓機構,去年也有個學生,也是要退費,也被拒絕了。”曾超說,因為那個學生是貧困生,一千多塊錢對他不是小數目,所以她一直支持該同學堅持退款,還教了他一些策略,最后花了半年時間,才把錢退回來。
“宣傳單上承諾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可奇怪的是,我們大二學生去報名卻被拒絕了。”她說,“這個就很奇怪,大二的學生怎么就不能接受培訓了?照理說,大三、大四也還需要嘛。”
“我們的同學有上進心是好事,但剛高中畢業,很多事情上還不成熟,很容易輕信別人。”她說。
每年開學,各種宣傳單就到處發,她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管一管。
老生趕制防騙手冊送新生
類似的事情,在下沙高教園區也經常發生。
浙江傳媒學院的學生告訴記者,他們在剛進大一的時候也經常碰到類似的情況,所以,這幾天他們正在加緊趕制“新生手冊”,最重要內容就是防騙。
“由于往年我們學校新生有過被騙的經歷,我們要通過一個個案例教他們防騙。”參與組織制作的畢蕾同學說。
記者了解到,該手冊非常詳盡,如:設置銀行密碼的時候盡量不要使用生日、電話號碼等容易被人識破的數字,銀行卡的提示信息也不要泄露給他人;在校內外上網聊天時,不要將個人信息、家庭住址告訴對方,更不要輕易相約見面;接收到“家人生病”、“朋友急需用錢”等不明電話或短信時,應主動與家里取得聯系或將情況報告給輔導員,防止電話、短信詐騙;不要與陌生人“搭訕”,不要將手機借給不熟悉的人使用,更不要將貴重物品交與不認識的人保管;不要輕易相信有關勤工助學、兼職或校園代理等內容的宣傳單、網絡廣告和手機短信等。
老生們的做法,也讓新生很感動,即將到傳媒學院報到的新生徐彤說:“真沒有想到,還沒有到學校,就感覺到了學校的溫暖。”
“我本來想著孩子一個人去學校,有很多不放心的地方,如果每個學校都能為孩子們想得如此周到,我們也就放心了。”一名家長激動地告訴記者。(劉子瑜 章建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