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五月六日電 由國家博物館中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眾多沿海省市的考古人員共同組成的西沙考古隊,近日結束了對遠海古沉船“華光礁一號”為期近兩個月的發掘清理工作。目前清理保護的青白瓷、白瓷等珍貴文物近萬件。
據今天《海南日報》報道,從已經發掘出水的瓷器器型、圖案看,這些文物都是外銷瓷器,而一些畫有仙人、仙鶴,并鑲有小龜的碗,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
西沙考古隊副隊長趙嘉斌介紹:“華光礁一號”船南北長大概二十米,目前發現能夠確認的有十一道隔艙板。文物基本分布在從北邊數的第三艙,第四艙以及在西南方面的第七艙、第八艙、第九艙。
據了解,位于西沙群島華光礁內側的“華光礁一號”南宋古沉船發現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是中國目前在遠海發現的第一艘古代船體,對研究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博物館中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張威說,這次“華光礁一號”的發掘,是中國在遠海進行的第一次較大規模的、對一個沉船遺址進行的完整全面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