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反思:資本主義崩潰了嗎
華爾街金融風暴對美國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隨著政府干預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特別是,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相繼宣布將一些金融機構收歸國有后,更是有人提出美國在搞金融社會主義。
與此同時,在國內許多人看來,一直飽受批評的金融業的開放遲緩與創新不足,如今反而值得慶幸。一直以來,美國的金融體制、市場經濟模式被一些學者、官員視為中國改革的樣板,但現在這種信念正在動搖。
但向松祚認為,不要相信美國在搞金融社會主義。眼前只是危機中的應對策略,一旦經濟形勢穩定后,美國政府會賣掉這些資產。“美國的問題不是自由競爭。事實上自由競爭與創業精神,是美國最優秀的地方,也是其強大的根源。應該反思的是不能把自由競爭絕對化、簡單化、教條化。監管必不可少,但這不意味著政府有權直接管理。”
沈明高認為,現在判斷資本主義崩潰還為時尚早。1929年大蕭條時,很容易得出“資本主義崩潰”的結論。但事實證明,經濟大蕭條后,市場經濟的效率并沒有受到很大影響。美國上世紀80年代發生過儲貸危機,美國政府也有干預,但最后也沒有影響市場的效率。
“事實是資本主義度過危機后,又通過市場經濟實現了一種高效率的發展。因此關鍵不是說危機時期政府不能干預,而是非常時期政府干預后,是不是會退出。”
沈明高說,風險是,政府干預后,有可能把非常規措施變成常規措施。我今天干預銀行,明天干預企業,形成一種路徑依賴。把短期的非常規的干預,常規化。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次危機可能就是美國衰落的開始。
他認為,就目前來看,政府暫時干預,最后又退出的可能性大。“因此不能把美國暫時的非常規時期的干預,當做長期干預的借口。更不能成為閉關鎖國的借口。”
“危機本身難以避免。但危機本身也是市場機制完善學習的過程。”沈明高強調,“我們目前的體制下確實沒有危機。但我們的體制效率低下,這同樣是種風險。”
他說,“開放的方向沒錯,金融改革的方向沒有錯,但步伐快慢可以調整。對外開放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想著對內開放。讓國內的非國有的金融投資者成長起來。畢竟誰有效率誰就應該發展。”
這次危機后很多人開始反思監管體系,認為是監管跟不上創新導致危機。但沈明高認為,重視監管當然是對的,但不能將監管與創新的關系對立起來。監管走在創新前面就會扼殺創新。“這就如同把馬車放在馬的前面,馬怎么能跑得快呢?”
![]()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