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貴州等地做專題調研歸來的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院長厲以寧昨日接受本報采訪。他表示,節能減排目前尚處于投入階段,大量設備尚未上馬,效果難以呈現。
新京報:為什么三令五申之下,節能減排效果仍不理想?
厲以寧:我們一般談的是基層對于GDP的盲目追求,但是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是對于環保的投入目前尚不夠。
邏輯很簡單,沒有錢就沒有辦法搞新的設備,目前大量機器都要改造。
新京報:環保投資的主體應該誰?
厲以寧:當然是靠企業。
政府不能把這筆單買下來。政府應當突出治理,就是說已經造成的污染由政府來買單,預防污染則由企業來買單。把污染企業關停當然是最簡單的做法,但是也過于粗暴,還是要以設備更新為主。
新京報:企業似乎很難有動力做這樣的更新。
厲以寧:所以要使用經濟手段。政府目前可以用的經濟手段,一個稅,一個貸款,一個獎勵。比如節能減排做得好的企業,是不是可以讓銀行優先貸款,允許他們發行債券?
新京報:從目前看,五年節能減排目標是否能夠實現?
厲以寧:既然提的是五年,就要看滿五年。投資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后,效果才能出來,它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東西,不可能這個月投入,下個月就見效。(記者李靜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