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3月24日電 據中國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據初步核算,2007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24929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11%。
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14844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10085億元。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1274億元,海洋第二產業增加值11503億元,海洋第三產業增加值12152億元。海洋經濟三次產業結構5∶46∶49。
2007年全國涉海就業人員3151萬人,比上年增加191萬個就業崗位。
2007年,中國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情況良好,具體情況如下:
一、環渤海經濟區海洋生產總值9542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3%。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產業為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漁業和濱海旅游業,三項增加值之和占本區域海洋生產總值的33.2%。
二、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海洋生產總值7748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1.1%。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產業為濱海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漁業和海洋船舶工業,四項增加值之和占本區域海洋生產總值的38.6%。
三、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海洋生產總值4755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1%。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產業為濱海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油氣業和海洋漁業,四項增加值之和占本區域海洋生產總值的36.8%。
2007年,中國主要海洋產業發展情況如下:
海洋生物醫藥業:2007年,海洋生物醫藥業不斷加強新藥研制與成果轉化,產業化進程逐步加快。全年實現增加值40億元,比上年增長37.7%。山東省海洋生物醫藥業增加值占全國海洋生物醫藥業增加值46.3%,居全國首位。
海洋交通運輸業:2007年,海洋交通運輸業持續保持快速發展,全年實現增加值3414億元,比上年增長21.1%。全國億噸級港口增至14個,港口貨物吞吐量與集裝箱吞吐量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2615萬標準箱,首次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新加坡。
濱海旅游業:2007年,濱海旅游消費需求繼續呈現擴張趨勢,濱海旅游業持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全年濱海旅游增加值3 242億元,比上年增長19.9%。
海洋船舶工業:2007年,我國海洋船舶工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主要指標大幅增長,船舶產品出口增長迅速。全年實現增加值448億元,比上年增長17.6%。造船完工量突破1800萬載重噸,新接訂單躍居世界第一,超過7000萬載重噸。遼寧省海洋船舶工業增加值占全國海洋船舶工業增加值的29.5%,位居全國第一。
海洋鹽業:2007年,隨著對兩堿行業原材料需求的進一步增加,海洋鹽業繼續穩步增長,海洋鹽業增加值50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山東省海洋鹽業增加值占全國海洋鹽業增加值的54.4%,繼續高居全國首位。
海洋油氣業:2007年,我國努力提高海洋油氣開采能力,海洋油氣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全年實現增加值769億元,比上年增長17.3%。海洋油氣勘探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增強,中石油在冀東南堡新發現10億噸大油田,中海油在渤海灣、北部灣等海域新發現10個油氣田,其中9個為自營油氣田,海洋油氣發展潛力進一步提高。廣東省和天津市兩省市海洋油氣業增加值之和占全國海洋油氣業增加值的85.3%。
海洋電力業:2007年,在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和引導下,我國海上風電項目相繼投入運營,海洋電力業取得新的進展。海洋電力業全年實現增加值5億元,比上年增長17.0%。11月,由中海油投資、設計、建造安裝的我國首座海上風力發電站正式投入運營。廣東省海洋電力業增加值占全國海洋電力業增加值的24.9%,位居全國首位。
海洋化工業:2007年,海洋化工業受下游產業需求拉動,主要產品產銷兩旺,全年實現增加值209億元,比上年增長16.3%。
海水利用業:2007年,《海水利用專項規劃》穩步推進,海水利用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海水利用產業化進展迅速,海水利用業初具規模。全年實現增加值4億元,比上年增長13.5%。
海洋工程建筑業:2007年,沿海各地加快海洋工程建筑業發展步伐,多個大型海洋工程項目投入施工。海洋工程建筑業全年實現增加值342億元。山東省海洋工程建筑業增加值占全國海洋工程建筑業增加值的49.7%,居全國首位。
海洋漁業:2007年,沿海地區積極推進漁業和漁區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鼓勵發展遠洋漁業和水產養殖,努力促進社會主義新漁村建設。全年實現增加值1904億元。山東省海洋漁業增加值占全國海洋漁業增加值28.7%,繼續位居全國首位。
海洋礦業:2007年,國家正式實施禁止天然砂出口管理措施,海砂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大,海洋礦業呈現出穩中趨降的趨勢。全年實現增加值5億元,比上年減少24.2%。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