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7日電 今天下午,勞動保障部勞動工資司司長邱小平接受中國政府網訪談時表示,人們對工資增長的感覺與統計結果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工資總額和平均工資是一個統計的概念,現在在職工工資總體增長的情況下,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以及不同企業之間,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擴大。一部分高收入人群的工資快速增長會直接拉高對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和平均工資增長的統計數字,從而有可能掩蓋低收入職工工資增長緩慢,甚至有的職工工資水平相對下降的實際情況。
第二,隨著近年來住房、醫療、教育等消費價格的上漲,增加了職工家庭的消費支出,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工資增長的效果,有可能造成低收入職工對工資增長的感覺不太明顯,也許工資漲了,但是相應消費支出也增長了。
第三,中國現行的工資統計范圍只是城鎮國有、集體單位以及其他規模以上的企業,沒有包括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職工工資總額和平均工資連續四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分別超過了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據中國政府網文字直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