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九月八日電 題:經濟觀察:洋浦復蘇 助跑海南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洋浦正成為海南經濟增長熱點區域。
上半年,洋浦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五點四,居全省各市縣之首。
洋浦正成為海南一個投資熱點區域。
投資逾百億的八百萬噸煉油項目,八月試投產;金海一百六十萬噸造紙廠、八萬噸苯乙烯、五萬噸國家糧食儲備庫等項目均開工建設;紙制品生產印刷、現代物流等一批大項目洽談落戶洋浦;“十一五”期間,國家核準在洋浦建設一大型乙烯項目……
最引人注目的是,作為海南西部工業走廊最重要的園區,洋浦聚集了一批重大工業項目,油氣化工、漿紙等全省性支柱工業產業的輪廓初現。
海南渴望加快發展步伐。建省已十八年的海南特區,仍是欠發達地區,發展滯后,面臨著工業化水平低、城鎮化水平低、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低、經濟總量小的挑戰,經濟內生動力不足。
“十五”期間,海南實施新型工業興省戰略,大公司進入,大項目帶動,海南經濟迎來恢復性增長向加速性增長的轉變,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工業“短腿”漸“長”。
曾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的洋浦,經歷十余年的熱鬧、沉寂,隨著海南經濟的恢復性增長,漸有起色。二00四年,投資逾百億元人民幣的漿紙項目在洋浦建成投產,拉開洋浦復蘇序幕。
二00五年,洋浦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三十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七十五億元,地方財政收入五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五十三、百分之三十四和百分之六十五;港口吞吐量達四百三十萬噸,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九十八,各項經濟指標增幅均居海南省第一。
洋浦最早的創業人、洋浦管理局副局長王克強自豪地稱:二00五年洋浦經濟“爆發”,今年則將是洋浦的跳躍發展年……
近日,海南省政府通過最新的洋浦總體規劃,規劃區由原先的三十一平方公方公里擴增一倍,至六十九平方公里。作為海南最大的經濟開發園區,此舉意味著洋浦未來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洋浦的發展思路也愈來愈清晰。定位于物流港、石油化工生產基地、石油商業儲備基地和制漿、造紙及紙制品、包裝一體化生產基地,“一個港口,三個基地”發展戰略下的洋浦,產業鏈正漸漸拉長,有望形成產業聚群。
洋浦復蘇為海南新型工業注入內力,助推海南經濟踏上發展快車道。
根據海南“十一五”發展目標,至二0一0年,海南全省生產總值將接近一千四百億,工業增加值比重達百分之二十五。屆時,洋浦GDP將占全省的二成,實現工業總產值七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