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初具規模 精準“給地球拍CT”
中新社長春7月20日電 (記者 馬海燕 張瑤 石洪宇)記者近日在長春采訪時獲悉,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已初具規模,預計在2027年底前實現300顆衛星在軌,具備全球天覆蓋的能力。
“活力中國調研行”吉林省主題采訪活動近日走進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衛星”)。在這家中國首家集衛星研發制造、運營管理和遙感信息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商業遙感衛星公司,記者了解到,由該公司自主研制的“吉林一號”衛星已從初代的400公斤級降至20公斤級,長光衛星已建成批量化衛星產線,具備年產200顆遙感衛星、200顆通信衛星的生產能力。
“吉林一號”星座首組四顆衛星2015年10月7日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其中“吉林一號”光學A星是中國第一顆商用高分辨率遙感衛星,拉開了中國商業航天大幕。
截至目前,該公司通過25次成功發射累計將140顆組網衛星送入太空,目前117顆“吉林一號”衛星在軌運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在遙感信息服務上占據優勢地位。

2024年9月,長光衛星對外發布世界首個高清全球年度一張圖——“吉林一號”全球一張圖。這張圖是從690萬景“吉林一號”衛星影像中精選120萬景影像制作而成,累計覆蓋面積1.3億平方公里,分辨率、時效性及定位精度等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一張圖”的基礎上,長光衛星利用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算法實現了全國地表分類的精準化、自動化更新,可以在線完成耕地、林地、水體、交通運輸用地等地表的自動提取,以及飛機、艦船、油罐、光伏電站等典型目標的自動識別,識別精度超過95%。
據長光衛星綜合辦公室主任張曉磊介紹,“吉林一號”衛星遙感信息已為農林、水利、環保、交通、金融、自然資源、城市建設等14個領域開展150余項類別的精準服務,被譽為“給地球拍CT”,先后為170余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高質量的遙感信息服務。

經過多年的研發和技術積累,長光衛星已建成多條衛星脈動產線。2020年9月份,長光衛星在海上成功以“一箭九星”方式一次性發射9顆高分03星。2023年6月15日,長光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41星”的形式發射了高分06A等41顆自研衛星,刷新了中國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記錄。
2024年12月,長光衛星使用自主研制的車載激光通信地面站,與“吉林一號”平臺02A02星星載激光終端開展了中國首次星地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遙感影像傳輸試驗并取得成功。
至此,長光衛星已完全掌握星地、星間激光超高速通信技術,建立了空間高速激光數據傳輸網絡試驗系統,為構建天基/地基相融合的激光通信傳輸網絡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為超高分辨遙感星座的海量影像數據實時下傳提供了技術保障。
張曉磊表示,該公司未來將持續投入“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的建設,穩步推進超高分辨率光學遙感衛星的研制工作,并將逐步形成從衛星研發、生產到遙感信息加工、應用的產業集群,為客戶提供更為豐富的遙感數據產品。(完)

- 專題:活力中國調研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18日 21:35:02
- 2025年07月18日 19:51:54
- 2025年07月18日 19:45:33
- 2025年07月18日 17:13:30
- 2025年07月17日 20:15:12
- 2025年07月17日 20:03:26
- 2025年07月17日 19:54:15
- 2025年07月17日 16:08:11
- 2025年07月17日 15:13:11
- 2025年07月17日 1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