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一月七日電(姜煜張夢麒)剛剛過去的一年,上海海關采取三大措施拉動加工貿易平穩發展。上海地區加工貿易進口一百二十九億六千一百萬美元,出口一百八十七億一千二百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百分之十六和百分之十七。這一業績的取得與海關實行“大手冊”、“快速通關”和“電子聯網”三大措施密切相關。
上海海關試行推出“大手冊”管理模式,以企業為單元,根據加工企業在規定時間內出口產品所需進口料件的總量辦理一本登記手冊。該管理方式的實施使企業減少了備案、審批次數,解決了手冊周轉、拆單、拼單等問題,極大地方便了企業的進出口報關。
聯網監管則使企業的審批、備案、報核實現無紙化、網絡化,達到一次備案,長期使用,網上變更,即辦即報的效能,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上海海關還在松江出口加工區實行“快速通關”,按照“一次審單、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要求,實行提前報關、指定運輸、實時監控的模式,使空運通關提貨時間由原來的四十八小時縮減到現在的四小時之內。二00一年全年松江出口加工區進出口總額為四億一千萬美元,而二00二年僅出口額就達到了近十億美元。
此外,由于中國在去年三月份進一步放寬了企業進出口經營權的審批標準,使得擁有進出口權的私營企業數量快速增長,不少企業已涉足加工貿易領域,僅浦東新區內就有十家私營企業開展了加工貿易業務,合同金額達二千四百三十四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