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多姿,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奇米一区二区三区,av音影先锋色色色色


中國新聞社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國內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專家稱新時期治水要強調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003年01月06日 06:05

  中新社北京一月五日電(記者阮煜琳)今天在北京舉行的二00三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鄂競平說,洪澇和干旱已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新時期治水的要點是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近年來,中國江河的防洪、抗災能力普遍提高,但中國綜合防災減災體系還不完善,洪澇和干旱損失仍然較大。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年平均洪澇災害損失高達一千兩百多億元人民幣,占國家GDP的百分之二以上。同時,隨著人口增長、社會經濟發展,水資源短缺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干旱、缺水對人民生活、經濟發展、生態的威脅越來越嚴重。初步測算,中國每年因缺水減少工業產值就達數千億元。

  鄂競平指出,由此可見,洪澇災害依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干旱已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進步,特別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

  鄂競平表示,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保障,新時期治水思路的要點是: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此,防汛抗旱工作要從傳統的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從單一的農業抗旱向城鄉生活生產、生態全面抗旱轉變,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上述轉變必須在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加強各種預測預報,對水資源進行科學的調度。


 
編輯:李淑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