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2日電 有關醫院的醫生可以名正言順地“走穴”的消息在福州引起不小的反響,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患者的權益能得到保障嗎?海峽都市報就此采訪時,有關業內人士發出五大疑問。
疑問之一:“走穴”醫生手術后拿錢就走人,“走穴”“走”出醫療事故怎么辦?責任由哪方來承擔,是院方還是醫生?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因“走穴”導致的醫療事故已經占事故總數的1/10。
業內人士介紹,醫生“走穴”治療的病人,大多是小醫院治不了或者治壞了的病人,難度一般較大,再加上基層醫院的手術條件較差、人員配備良莠不齊,無疑也增加了醫療事故的風險。
去年,福州就發生一起割包皮的醫療事故,一家醫院的醫生私下請另一醫院的醫生幫助做手術,結果手術過程出現了問題,最后醫患雙方走上法庭,案件至今未判。
疑問之二:絕大多數醫生都是利用休息時間頻繁“走穴”,難免造成體力透支,治療水平能否正常發揮?現在,有一些醫生甚至把“走穴”當成了第一職業,要是以后醫生成了自由職業者,缺乏醫院的“約束”,將直接導致醫療服務質量下降和醫療事故的增多。
疑問之三:醫生受到利益的驅使,頻繁地“走穴”賺錢,會不會同時導致亂轉病人、像“賣豬仔”那樣倒賣病人呢?以前經常有患者稀里糊涂地給“賣”到別的醫院去了,有的被延誤了治療時機,有的被故意拖長治療療程等。
疑問之四:“走穴”醫生越來越多,病人對他們卻知之甚少。當醫院打出專家招牌的時候,病家如何辨別誰是貨真價實的專家?
疑問之五:某區一級醫院的內科李醫師說,“走穴”本來對一般的醫生就不公平,醫院缺的是三甲醫院的專家,一般的醫生根本沒有診治高難度病癥的機會,怎么能談到“走穴”會刺激其他醫生提高診治水平呢?而且,一旦可以名正言順地“走穴”,小醫院不少醫生恐怕飯碗都難保了,收入只會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