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4日電 中國電信方面表示,中國電信原定的11月7日掛牌上市的日期已經被延后,但上市決心未曾改變,為了保證在今年能夠順利發行中國電信股票,討論解決方案正成為中國電信高管與三個主承銷商近幾日工作的重點。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中國電信上市路演團人士表示,事實上縮小募股規模是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如果中國電信決意在今年內順利發行的話,這點在三個主承銷商之間已經形成統一意見,只取決于中國電信高管層的決定。
記者就此事致電中國電信官方相關人員,其答復是:“此事根據有關規定,不適宜發表任何言論。”
來自香港的消息稱,中國電信在11月1日發布通告,間接證實了延遲招股的消息。根據這份通告,中國電信在香港的公開發售部分已經獲得了超額認購。截至10月30日中午12時,香港公開發售共收到9612份有效申請,申購88059.6萬股發售股份,相當于根據香港公開發售初次發售的8.4億股發售股份的1.05倍。
由于在香港的公開發售要延遲,中國電信從11月2日起開始向投資者退款。市場人士透露,中國電信將在11月4日向香港的監管部門遞交有關重新招股的申請。
發股方案多樣
此前曾經有香港媒體稱降低募股定價是順利發行的最佳辦法,中國電信上市路演團的人士說,發行定價決不可能再低。但解決辦法其實有幾種,包括提高派息,在現有35%的基礎上再加幾個百分點。但即使提高派息,也無法剔除立場不堅定的市場投機者,言下之意,縮小募股規模仍是首選。
關于縮小募股規模的比例,中國電信這位人士說,只有待新的招股說明書出來之后才能夠明確,因為“情況每一分鐘都在變化”。
據接近主承銷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的人士透露,縮小募股規模之后,中國電信4個省市業務仍然是上市主體,但在縮小募股規模又不降低發行定價的情況下,只有采取在原有的基礎上剝離一部分資產的辦法。
至于將在市內固話、數據及增值業務、省內長途網以及無線市話哪個資產部分動刀,這位人士個人認為有中國電信高管希望將縮小的規模控制在20%左右,這意味著不可能砍掉某個省份的業務。剝離的部分資產極有可能是“小靈通”業務,因為“小靈通”存在政策的不確定性,另外,在大部分省市“小靈通”的收支有另外的方式進行。
募股可能縮減三成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電信如果以縮小募股的方式發行,根據目前市場認購的比例,可能會以溢出市場認購10%的比例重新確定發行規模,最終確定的募股比例應該是在現有168億股基礎的60%—70%。也就是說最終募股的規模可能定在100億—120億股間,發行定價將保持原來招股說明書的募股范圍,即1.48—1.71港元。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電信高管將堅持國家對于凈資產保值的原則。
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中國電信將于11月4日左右發布關于此次IPO的公告,解釋有關細節,但目前還無法獲知具體的內容涉及何處,“這份公告對于此次發股也許是戰略性的,它或許將決定中國電信發股的命運。”(高劍巍 陳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