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
![]() |
![]() |
|
兩會訪談:政協委員談防范金融風險 2001年3月12日 22:15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二日電題:政協委員談防范金融風險 中新社記者 鄧梅芳 在“十五”計劃綱要報告中,朱镕基總理明確指出:按照現代銀行制度對國有獨資銀行進行綜合改革。 入世后中國金融業將面對嚴峻的挑戰,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存在資本充足率較底、不良債務比重較大的問題,因而關于國有銀行的改制,一向頗受關注。 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蔡繼明認為,造成大量不良貸款的根本原因在于現行國有銀行一級法人產權制度,這一制度給地方級銀行負責人提供了以國有銀行資產與地方政府做交易的機會,大家很清楚國家是風險的最后承擔者,結果極易造成國有銀行資產的損失。 蔡繼明提出要改變國有銀行一級法人制度,實施多級法人所有。多級法人制度準許地方政府等投資入股國有銀行,實現產權主體多元化,使地方性的金融風險不再全部轉化為中央財政損失,為國有銀行公司化改造做準備。在多級法人體制下,國有銀行總行即為控股公司。 蔡繼明稱,中國如果不及早認識風險的轉移,在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上市后,很快將產生結構性矛盾,風險就會逐漸向國有銀行集中。 針對國有商業銀行的發展,許多專家認為,國有銀行要加快改造和上市的速度,否則在與國際接軌過程中將面臨多種障礙和業務上的困難。 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董輔(礻+乃)稱,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向股份制銀行改制是一個必然的方向。由于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盤子太大,整體上市幾乎不可能,目前中國股市還沒有那么大的承受力,上市必須經過改組。 董輔礽提出,最好的辦法是把國有銀行下屬公司改組為上市公司。他認為一個區域性銀行改制成上市公司還是可以做到的。首先將區域性銀行變成子公司,然后實行股權多元化,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由總行控股,上市公司實行二級法人制。(完) |
|||
|
主編信箱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