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
![]() |
|
|
專家稱:開放兩岸三通才是挽救臺灣經濟的良方 2000年9月11日 06:53 中新網臺北九月十日消息:臺灣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侯家駒說,目前臺灣金融動蕩、投資環境變數太多、傳統產業及高科技產業都人才不足,當局的財經政策中最“明快”的卻只有基金護盤救股市一招,治標而不治本。他形容,救市只是在股市“病倒”后治病,無法防止舊病復發;而改善兩岸關系,開放三通才是先天調養的補藥,固本培元的良方。 侯家駒接受中通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臺灣經濟基本面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例如長期奉行的低利率政策,造成銀行業經營困難,大財團借錢容易,變相鼓勵了借錢炒房地產、炒股票等投機活動,一旦操作不當形成呆帳,便成為金融機構的負擔。另外,新當局上任后,一些長期規劃的基建政策發生變化,核能四廠、美濃水庫宣布停工不建,卻又沒有替代的水電供應方案,令投資者對臺灣的投資環境失去信心。 此外,臺灣傳統產業勞工短缺,高科技產業也人才不足。然而,當臺灣科研機構向大陸延攬人才時,卻發生一位博士后研究生的家人以兩岸關系緊張反對他到臺灣應聘的狀況。 侯家駒有感而發地說,臺灣經濟未能順利發展,與近年兩岸關系低迷、僵局無法突破不無關系。例如戒急用忍政策,新當局先是說要檢討,現在又肯定其精神,侯家駒認為這是不對的。他指出,臺灣既要發展為全球運籌中心,全球各地都是投資對象,唯獨對投資大陸設限,是沒有道理的。現在世界各國廠商都要去大陸投資,只有臺商不能去,是自己綁住自己的手腳。過去臺灣所規劃的亞太營運中心胎死腹中,就是失敗在戒急用忍政策上。不少外商到臺灣投資,是想透過結合臺商再到大陸投資,如果臺灣不能以大陸為腹地,外商也就對臺灣失去興趣。在戒急用忍政策不撤銷的情況下,臺灣不管要攪全球運籌中心還是宇宙運籌中心,都是空話。 面對兩岸都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現實,侯家駒強調,沒有通航就沒有貿易,屆時臺灣勢必要開放三通,否則就會違反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他指出,臺灣當局與其不斷動用銀彈挽救股市,不如開放兩岸三通,后者不僅可以刺激股市,更可帶動整體經濟發展。 侯家駒形容,當局護盤救市只是在股市病倒后下藥治病,把股市拉抬起來,但不能防止舊病復發再倒下;而改善兩岸關系、開放三通則是給臺灣經濟固本培元,調養滋補,增強體力。 三通之后,兩岸之間貨物運輸成本大幅降低、人員往來更加方便。侯家駒認為,這將使臺灣企業的競爭力大為提高,不一定要移到大陸去,也就沒有產業“空洞化”的問題。 對于臺灣當局一再以“安全”為由阻撓開放三通,侯家駒批駁這些人擔心的只是“臺獨安全”。因為兩岸不相往來的話,即使是親戚也會變陌生人,彼此隔閡,臺獨分子才可以翻云覆雨;而三通將使兩岸人民來往更密切,接觸多了可以增加情感,消除誤解,這是臺獨分子的忌諱。 盡管有關方面不斷設置障礙反對三通,但侯家駒預期,隨著兩岸加入世貿組織,三通勢必在一年之內得到解快,不可能長期拖延下去。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