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5日電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環境保護(1996—2005)》白皮書。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祝光耀在發布會上介紹了中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情況。
祝光耀表示,為應對環境方面的挑戰,中國政府認真地總結回顧了“十五”期間環保工作的進展情況,對如何推進“十一五”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深入、認真的研究,這項工作已經列入到“十一五”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對未來五年國內生產總值整體水平繼續保持在7.5%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力爭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要比“十五”期間的排污總量減少10%;經濟繼續增長,保持7.5%以上,污染物的排放總量要在“十五”基礎上不僅不增加,還要減少10%。
祝光耀稱,這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未來五年推動環境保護的決心,而且把這項指標完成與否作為考核各級政府的約束性的指標。基于這樣的認識,前不久國務院已經頒布了正在實施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4月份就如何貫徹落實這個決定召開了全國第六次環保大會(五年開一次),進行了全面部署。
祝光耀說,基本的要求,就是按照溫家寶總理在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上提出來的,要實現三個轉變,就是從過去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轉變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并重,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增長狀況轉變到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要把過去偏向于以行政辦法和手段解決環境問題轉變到以法律的、經濟的、技術的和適當的行政手段這樣一個歷史性的轉變,就是摒棄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做法,堅持以環境來優化經濟的增長,加快中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祝光耀指出,這期間,特別強調要突出重點,把保證群眾飲水安全作為整個環保工作的首要任務,把污染防治作為我們的重要工作,其中要把飲用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加大水、空氣、土壤污染的防治力度,嚴格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環境目標責任制,要努力建設好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和建設完備的環境執法力度體系,全面提升環境管理水平,為科學發展保駕護航,為推進全面小康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好應有的工作。(據中國網文字直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