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2日電 福建省是大陸第一個創辦“臺灣農民創業園”的地方,目前閩省已有臺農創辦的各類“農企”千余家。由于“臺農創業園”在大量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閩省農產品深加工和附加值、引進臺灣優良品種和種養技術、改善福建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成效顯著,因而成為閩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支強有力的新生力量。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據了解,一批在“臺灣農民創業園”中創業的臺農企業,已成為福建省各地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福清“三華烤鰻”等9家臺農企業,年出口量達1萬余噸,創匯1億多美元。福清金八里養殖有限公司,是閩省唯一的沙蠶企業,其產品全部銷往國際市場。
“臺灣農民創業園”與當地農民的關系普遍較為融洽,原因是他們以高科技種植高品質的水果,給當地農民很強的示范,帶動了當地農民科學種田,大大增加了農民的家庭收入。
從福州農業部門了解到的消息稱,隨著臺灣農作物優良品種的大量引進,大大增加了福州市農產品的種類,并得以大面積推廣。如:臺灣優良品種的西甜瓜,覆蓋率達80%,珍稀食用菌比重也從20%提高到30%;農產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促進了福州市農業經濟的發展。截至去年底,落地福州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臺農企業已達420家,引進臺灣種養和加工技術2000多項、配套設備千余臺(套),為福州農業發展提供了新增長點。
據有關部門估計,在福州市臺資“農”字號企業工作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在10萬人之上。(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