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2日電 信息時報消息,最近,兩名曾獲奧運會跳水冠軍的廣東省政協委員,因兩年未參加省政協會議而被辭退政協委員資格,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對此,廣東省政協委員祈海向省政協九屆四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把參政議政能力的考察,作為選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一個準入門檻。有關部門不應盲目指定某基層單位必須選出某一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免濫竽充數。
祈委員表示,多年來,許多地區舉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名氣越大,業務成果越顯著的候選人,越容易當選。但候選人有無參政議政的能力,卻沒人在意。人大、政協對不稱職的代表、委員的懲罰措施,目前也只能針對少數不到會者。“南郭先生”們即使來開會,或隨意寫個議案提案,也不過是應付交差,又有何用?
他認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當然應該有較高的名望,有較顯著的業務成果,否則沒有群眾威信。但光有這些是不夠的。人大、政協會議不是表彰勞模和照顧名人的大會,要討論許多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因此,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必須是好管“閑事”之人,平日關心時局,思想開放,及時發現問題,深入思考問題,大膽提出問題,善于解決問題。這就求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除了具有本職專業特長之外,還必須具有另一種才干——參政議政能力。
祈委員建議,從明年舉薦下一屆廣東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始,廣東各級人大項重大改革:建立嚴格考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候選人參政議政能力的準入制度。(夏令 朱小勇 王海波 沈提安)